2021年1月12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十部门共同印发《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对全面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进行了部署。
1月13日,国新办就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针对今后的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曾衍德指出:要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建立美丽宜居宜业乡村。
世界正在前进中改变,建造厕所的理念也应该紧跟时代变化的步伐。
以后设计和建造农村户厕、农村公厕、城市公厕、旅游公厕等任何形式的厕所时,还应该综合考虑做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
改厕后出现的问题
小厕所关系大民生,更关系乡村文明建设。近年来,苏北各地全面掀起农村“厕所革命”,笔者所在的江苏省新沂市已完成4800座改厕任务。伴随农村改厕工作的持续推进,乡村厕所建设实现了从政策、理念、规范到技术方法的全方位演变。
调研发现,农村改厕工作目前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修建较早的房屋, 均未建化粪池。新建的房屋虽有化粪池, 但大部分没有三格设计, 防渗漏效果差。
即使是采用标准的三格式化粪池, 也因为化粪池储存容量不足, 冲厕时产水量大, 若没有管网收集和污水处理系统, 也一样会出现渗漏或溢出。
旱厕改为水冲厕所,但缺乏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粗放的排放方式使大部分生活洗涤用水和餐厨废水以及部分散养禽畜粪尿直接渗入地下或排入沟渠,由此引发生活污水露天径流和地下渗漏等问题, 不但造成农村生活环境的恶化, 而且易对地表及地下水造成污染。
一些群众反映,如今厕所、污水池、排污管都已经修好,但不是所有村民家的厕所都与主要排污管接通。
现在家里厕所的污水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清理一次,又费力又费钱。截至2020年年底,新沂市共投入资金1.03亿元建设村级污水处理设施66座,设计日处理能力9538吨。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小、数量多而且高度分散,建设在人口集中地方的设施,经常出现超负荷;建在村居分散地方的,如果大规模建设污水收集管道,投入成本非常高,但又处于“吃不饱”的状态。
改厕应考虑环境和资源化利用因素
1月13日消息,国新办就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针对今后的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曾衍德指出:要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建立美丽宜居宜业乡村。
建议,在建造新厕所和对原厕所改造时应该考虑以下问题:
1、应严把化粪池的质量问题,对于容易串水、容易渗漏的化粪池要坚决杜绝,防止化粪池的渗漏,造成对地表及地下室污染。
2、无论是农村改厕还是城市、旅游区改厕应综合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水平、生产生活习惯等因素,将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黑水污水治理、资源化利用统筹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