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
一是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二是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三是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保持战略定力,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等治理和修复。
四是要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尊重基层和群众创造,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
五是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要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抓好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要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加强分类指导。
六是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
七是要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
走进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桃花镇十里村,一些“高颜值”公厕融入乡村美景。“我们在鼓励村民改造自家厕所的同时,也考虑到有些村民的实际困难,以及发展乡村旅游业的需求,因此在各个村都建设了一批公厕。”
西湖区厕所革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喻水洪说,当地将改厕指标量化,推出样板供村民参考,细致到配套设施品牌、选材、尺寸、风格等,村民都能从样板里找到参照。
在农村厕所改造推进过程中,很多地方都像南昌这样,综合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水平、农民生产生活习惯等因素,结合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规划,因地制宜逐乡逐村论证编制农村“厕所革命”专项实施方案,有的对改厕工作的精准性提出了更高标准,实现了一户一策,取得很好的效果。
“村里住宅各家各户千差万别,房屋朝向、面积大小、地势高低、室内布局等都不一样。”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读者顾双福说。
为了让改厕工作顺利进行,上栗县有关部门带着专业设计人员挨家挨户探访,到村民家里指导改厕工作,还对改厕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全程监管,尤其强化改厕后配套设施的管护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现在,村民遇到了厕所有问题的可以随时反映,维修人员及时上门维修,有破损的还给免费更换,乡亲们对改厕效果都挺满意。”顾双福说。
农村改厕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是污水处理。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意见》,明确要求扎实推进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改造,强化管理维护,逐步扩大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覆盖面。
一些地方统筹推进农村厕所粪污治理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分散处理、集中处理或接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将污水变成了资源。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兴崇社区居民曾术清家不远处的一块菜地边上,一级厌氧发酵池、二级厌氧发酵池、粗石料过滤池、中石料过滤池、细石料过滤池、清水过滤池,标识得清清楚楚,地下是粪污一体沼气净化池。曾术清家排出的污水通过管道输送到这里进行处理。
“这个净化池主要收集处理周边6户居民的污水,通过发酵、过滤等手段,将污水无害化处理,出口水质能达到农业灌溉标准。”曾术清说,“而且净化池深埋在地下,地上重新覆土后还能种菜,也不浪费土地资源。”
农村改厕工作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污水处理的问题,农村管道系统不如城市发达,雨污分离、粪污分离系统也不完善,管道收集、规模处理的成本比较高。”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吴金水说。
这也正是喻水洪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与北方乡村的集中居住不同,江西、湖北、湖南等南方农村村民居住普遍比较分散,如果大规模建设污水收集管道,集中建设污水厂或大型污水处理设施,投入的成本非常高,需要谨慎决策。
喻水洪说,“而且,城市的污水处理费是和水费一起收的,相对容易。但在农村,污水处理费需要单独收取,有的群众不理解,收缴也比较困难,这就会影响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因此,我们更倾向于探索如何将污水消纳在每家每户。”
此外,农村厕所的配套设施和后期管理也有待加强。“开展农村改厕工作以来,一些地方倾向于厕所建设、外观改造,忽视了配套设施和后期管护,导致农村厕所不能用、不好用的问题时有发生,这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投入浪费。
吴金水说。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河南省永城市专门制定了厕所革命技术安装规范,实现了技术指导、图纸施工、施工队伍的“三统一”,同时搭建起系统平台进行联网管理,很好地解决了后期维护维修等问题。
在农村改厕工作中,互联网同样大有可为。“在条件允许的地区,互联网技术可以帮助有关部门提高农村厕所的后期管理工作效率。
在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党委书记许泽玮看来,比如,大数据可以将所在地区村民的生活习惯同当地供水、污水处理等信息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为改厕工作提供科学参考,还可以对区域内改造后的厕所进行联网管理,包括运营和报修等。
此外,农村公厕也可以搭载一些智能设备,尤其是在一些大力发展旅游业的乡村,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为游客提供各种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