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南福瑞来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品质保障

专利技术

服务热线:13357331979

农村环境治理系统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18 版权所有  本网站已支持ipv6访问  湖南福瑞来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湘ICP备18022844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长沙

湖南福瑞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省农业厅厕所革命入围企业

入围20多个区县厕所改造供货厂家

友情链接:

生产基地:

株洲市天元区雷打石镇公道街

株洲市云龙开发区大丰工业园

联系方式:

手机:13357331979

电话:0731-22506379

微信客服

>
>
>
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提速

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提速

浏览量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正提速加力。国家层面强调加快推进,地方层面也相继出台治理时间表和路线图。
 

  在业内看来,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空间巨大,已成为农村环保市场新赛道。应加强政策引导并建立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
 

  农村水治理加速攻坚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强调“分区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优先治理人口集中村庄,不适宜集中处理的推进小型化生态化治理和污水资源化利用”“加快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等。
 

  在业内看来,“分区分类推进”意味着农村污水治理更加注重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则意味着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按下加速键。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政策与管理研究所董战峰表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正加大力度推进,在治理标准、市场化治理模式以及监管方式等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但由于地区环境差异,面临的问题仍较多,很多地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刚刚起步。
 

  据了解,东部地区由于经济相对发达、人口密集,能够建设集中的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中部地区已开始建设集中的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但接户率不高。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人口稀疏,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严酷,尚未具备建设村级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的条件。
 

  谈及农村黑臭水体问题,董战峰表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整体上还在起步阶段,难度较大。如何拓展治理范围并构建长效机制,仍要加快探索和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财政部、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的《关于开展2022年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拟在各省遴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支持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对纳入支持范围的城市,根据项目投资额和治理黑臭水体面积给予2亿元、1亿元、5000万元的分档定额奖补,资金分年安排。
 

  根据这一通知,资金主要支持地方通过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系连通、水生态修复等综合性、系统性治理措施,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黑臭水体周边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等系统性一体化治理任务也可纳入支持范围。试点城市要建立完善制度,鼓励村民参与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后的日常管护,探索采用政府补贴、受益者付费等方式建立健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管护长效机制,切实避免返黑返臭。
 

  地方版治理方案浮现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主要存在设施运维管理不到位、工程建设管理不到位、项目资金保障不到位、问题整改不及时、工作机制有待完善等五个方面的问题。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方面,主要存在治理进度总体不快、治理工程标准参差不齐、部分区市抓得不紧等三个方面的问题……3月7日,青岛市乡村生态振兴工作专班召开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工作视频会议,指出上述问题。
 

  这次会议还明确了青岛市农村水治理的时间表和任务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4月底前全部开工,9月底前全部完工,省级任务村庄10月底前完成验收,市级任务村庄11月底前完成验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方面,全市现有82处农村黑臭水体2022年全部完成治理,治理工程要在4月份全面开工,6月底前基本竣工。此外,完成第二轮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动态纳入清单管理,编制治理方案,及时开展整治,实现全市动态清零。
 

  近日,不少地方围绕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展开部署。广东提出,2022年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新增1000个以上自然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全省农村污水治理率达到50%以上。新增完成整治30个面积较大的农村黑臭水体。福建提出,2022年全省新推进500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各设区市各推进1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样板工程建设。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在福清、诏安、云霄、南安等4个县(市、区)优先启动试点,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模式。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系统性的,生活污水的点源污染问题不解决,黑臭水体很难彻底治理。此外,不同区域的财政能力、环境承载能力、生活习惯等存在差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应因地制宜制定时序和选择模式。